close

學界批「政府買媒體 像焚書坑儒」

【2010.12.21 /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黃以敬/台北報導】

各界連署反對政府新聞置入性行銷聲浪越來越大,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中正大學助理教授管中祥直指,政府置入性行銷的作法,將形同中國古代秦始皇「焚書坑儒」、把知識和不同意見從人民的腦袋去除,更糟的是,政府買新聞的錢,全來自納稅人口袋! 

新聞廣告大眾難辨

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表示,商業廣告的置入行為,其實廣電法及NCC已有很清楚規範,廣告不能節目化,包括商品品牌不可露出等等,但相對地,政府政策是公共資源,並非商品,更不宜用置入性行銷的方式呈現,現在許多政府要打的廣告片面訊息,都被包裝成新聞,閱聽大眾更無法分辨,例如ECFA、桐花季等,但現在對政府置入卻根本無法規可規範,且一百萬元以下的媒體採購案根本不需公告招標,根本無法監督。

媒體改造學社執委、政大新聞系副教授劉昌德也說,許多傳播、新聞系學生,原本對投入新聞界抱持滿腔熱血和理想,但到了大三升大四,進入媒體實習,接觸線上記者後,卻發現記者被報社逼迫寫業配,尊嚴盡失。

批評政府聲音消失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何宗勳強調,政府應用公共支出,去做對公眾有利的事,卻反過來拿人民的錢,去美化失敗的公共政策,這與共產黨以政治手段控制媒體沒有兩樣。公民團體批判政府的聲音,在媒體不敢得罪政府之下消失,最後反噬的,將是台灣最可貴的民主與言論自由。

張錦華指出,長期面應推動立法,遏止政府購買媒體置入性行銷,禁止公務員用納稅人的錢去買媒體新聞,短期內,則希望諸如過去總統大選前曾簽字承諾反對政府新聞置入的馬英九總統、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等政府政黨高層官員具體表態,依據公務人員服務法,要求全國公務員不要再購買置入性新聞,還給媒體界專業有尊嚴的環境。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n 的頭像
yan

練習寫作

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